首页

女s免费招长期家奴

时间:2025-05-25 16:29:43 作者:《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(2025)》发布 东部城市领跑 浏览量:87552

 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:冯远征:老剧目吸引“年轻粉” 愿再赴台演出

  作者 张杨彬

  “现在,越来越多年轻人走进剧院看话剧,《日出》《茶馆》等经典剧目很受喜欢。”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(简称北京人艺)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,揭示老剧目吸引“年轻粉”的原因。

  冯远征表示,2023年是北京人艺“满舵演出”的一年,排演36部戏,演出500余场,不少经典剧目一票难求。“可以说,北京人艺现在的主流观众是‘90后’和‘00后’”。

  他说,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剧目“年轻粉”越来越多,一方面是剧目的经典性和哲学性让观众产生“回馈于生活的感悟”;另一方面,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趋势下,年轻人更多地找寻、发现属于中国的审美与气质。

  会议期间,冯远征还对台湾媒体记者提起曾在台湾演出话剧《茶馆》《天下第一楼》的场景,表示愿意再赴台演出,希望年轻人通过话剧了解“我们的根”。

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。中新社记者 李硕行 摄

  “今年春节前后,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穿‘新中式’服装,甚至在欧洲的街道上也有不少穿着马面裙的年轻身影。”冯远征说,文化回归、审美回归,更多年轻人认识和理解到中国文化的血脉根源、赓续传承。

  面对演出市场的火热,冯远征保持理性。“今年市场回暖,但无论是北京人艺,还是其他相关艺术团体,在剧目的选择上都更慎重,更希望能符合观众需求。”

  他说,正如曹禺先生给北京人艺的题词——龙马风神,骆驼坦步。“我们在剧目的探索和创新上大刀阔斧,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踏实稳健地前进。”

  舞台下有年轻人,舞台上有新面孔。

  “作为北京人艺院长,我要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让年轻人顺利接班,让观众除了喜欢老演员外,也喜欢我们的年轻一代。”冯远征说,要让更多年轻人站在舞台上,让北京人艺,让话剧继续走下去。

  从1985年来到北京人艺,冯远征已经陪这座剧院走过近40个年头。年轻,是他此次受访时的高频词。他说,培养年轻话剧演员,要跟他们成为好朋友。“我愿意跟年轻人对话,平视才能交流,还要跟他们虚心请教。”

2022年9月14日,冯远征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任院长和话剧《杜甫》导演及主演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。  史春阳 摄

  冯远征一向主张,德艺双馨,德在艺前,做戏先做人。他说,做演员,要怀着一颗敬畏心。作为北京人艺院长,冯远征依然活跃在一线舞台,也会亲自给年轻演员上课,“在剧院,每个人都是平等的”。他说,相比于“冯院”,他更喜欢别人称呼他“远征老师”。

  今年,冯远征带来的提案是关于建议设立独立的国家级话剧专业奖。“无论是对为舞台奉献一生的老艺术家,还是对刚刚上台的年轻文艺工作者而言,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肯定和荣誉。”冯远征说,要鼓励有优秀作品的文艺工作者,让更多年轻人创作出有特色的、接地气的文艺作品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海警舰艇编队5月8日在我钓鱼岛领海巡航

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 朱冰: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,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“六个坚持”的重要原则。我们将把三中全会的改革要求变成我们的任务清单和工作清单,以钉钉子精神逐条落实落细,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,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。

第三十六届中国仿真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

济南4月10日电(吕妍)山楂花摇曳多姿,梨花淡雅如雪,连翘花灿若金色云霞……走进临沂费县,“赏花+餐饮”“赏花+旅拍”“赏花+露营”等新模式涌现,推动“赏花经济”不断升温,吸引着游客走入春天,寻找“诗和远方”。

中欧日韩专家前瞻“6G标准”:需要全球合作、驱动人工智能

近日,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,首站便是广州。来到千年商都,她如此评价:这座城市在中国经济史上有独特的地位,在外国对华投资目的地中名列前茅。

中国团队研发出耐高温电池隔膜制备新工艺 助力提升锂电池安全性

宁明县文物所副所长 周秀珍:花山岩画的知名度提升,吸引了更多游客,旅游业变成了促进宁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我们也在持续探索如何更好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
“中企在匈投资兴业带来全新的机遇”

决赛时,江旻憓在落后1:7的劣势下奋力追至12:12,加时赛中“一剑决胜负”刺中对手得分,以13:12完成大逆转,拿到港队奥运史上第三面金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